PostRank

2007/04/03

減肥12招之3----吞津

http://blog.roodo.com/laoping_qy/archives/2221468.html
(舌抵上齶)

前面說了兩招,呼吸一招是靜的,坐著也能練,可以忙中偷閒。轉腰一招是動的,需要站起來做動作,把它當成工間操,有空就站起來活動一下身子,效果也挺不錯。今天說的這一招與吃有關係,減肥的真諦之一是少吃,要做到少吃除了需要有一定的自製力之外,還需要用一些方法來減輕饑餓感,其中吞津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。

吞津就是咽唾液。咽唾液誰不會,還用我說嗎?哈哈,這裏面還真有點學問。中國古人把唾液叫作瓊漿、玉液、金津,可見古人對唾液是十分重視的,吞津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一種重要的養生方法。吞津作為一個功法,可以分4步操作,其中前3步為生津,最後1步才是吞津。如果有人整天口乾舌燥,建議用點心思去練一下前面的3個步驟。下面就是吞津4步曲: (1)叩齒:首先叩左臼齒,然後叩門齒,最後叩右臼齒,各叩36下。 (2)攪舌:舌頭由上門齒中央開始向左繞36周,再反方向右繞36周。 (3)鼓漱:口裏有了不少津液,就反復鼓動36下,像平時刷牙那樣。 (4)吞津:把唾液分三口咽下去,咽喉用點力,最好有汩汩的響聲。

這樣練一練就能降低饑餓感?確實如此,以前古人辟谷,有的就用這個方法。當然我們練它不是為了辟穀,而是為了減輕饑餓感。去年上半年,我的體重有點超標,於是我把食量減了80%,每頓只吃八分飽,感到饑餓的時候就吞津,後來就適應了,到如今我每天都只吃八分飽,現在我是朋友圈中體重最標準的一位,BMI值一直保持在21左右。

如果有朋友練了上述吞津功法以後還是感到饑餓怎麼辦?那可以嘗試在吞津的時候,先用鼻子吸一口氣,再把唾液咽到小腹部位,注意咽完後不要馬上呼氣,屏住呼吸3秒,雙手在小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揉3下,然後恢復自然呼吸,這樣咽上3到5口,饑餓感就會消失。

另外,有的場合不允許我們練叩齒、攪舌、鼓漱這些玩藝兒,就可以舌抵上齶,一會兒口中有唾液流出,然後一吸氣把唾液咽下去,照樣可以降低饑餓感。這是吞津的一種簡捷方法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時應用。

總結一下,吞津的三種方法:(1)吞津4步曲,這是一種正規的練法,需要專門抽時間來練習,最好能在進餐前練一練;(2)吸氣+吞津,這是氣功中的一種調息方法,是一種加強型的練法。(3)簡捷吞津,省去了前面3個步驟,用起來很方便。吞津的幾個要點:一是有空就動動口腔增加唾液,如果平時能養成舌抵上齶的習慣就更好。二是來了唾液就有意識地往小腹部位咽下去。三是特別餓的時候就把吸氣和吞津結合起來。

從應用效果來看,用吞津來對付一般的饑餓感是沒有問題的。什麼叫一般的饑餓感?每頓只吃八分飽而產生的饑餓感就屬於一般的饑餓感。如果有人啥也不吃玩斷食,俺就不敢打保票了。我個人不主張為了減肥而完全斷食,最好能循序漸進,先減去80%的熱量,適應以後再減80%,直到體型達到正常標準為止。減肥不僅僅是為了降體重,減肥是為了身體健康,如果太冒進就可能事與願違。(老平 2006-6-5)

相關資料:

BMI----體重指數(body mass index),是目前世界上用來衡量肥胖的一個通用指數,計算方法:BMI=體重(kg)/身高(m)的平方。世界衛生組織給出的測量標準是:BMI為18.5-24.9屬正常,超過25為超重,超過30為肥胖。後來世衛對亞洲地區的標準作了調整,BMI在18.5-22.9時為正常,大於23為超重,大於30為肥胖。近年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也提出了標準:中國成人的BMI應在18.5-23.9之間,大於24為超重;大於28為肥胖。

沒有留言: